走向共和在douban评分极高,甚至夺魁,可我从未看过。
虽然一年前就纳入todolist,但并未真正开始。最近一周,在bilibili看了木鱼水心的讲解,再次感到douban的强大。
首先需要讲一下,此系列的讲解不允许评语与弹幕。我想今天还能看到还要多谢TC中开明人士的怜悯。
印象最深的是甲午海战周边。中堂大人在明知北洋水师无弹药的情况下,居然牺牲3名军官伪造了射击演习,只能说内心没有底线太可怕。可再想想,一百多年后的我们,难道不会故技重施?
日本入侵大清,中堂站议和,翁大人主战,最后多数人还是倒在了主战。木鱼也进行了相当犀利的点评:
明白的人不敢说怕被怼,而自以为明白的人还在那儿拼命振臂高呼
(明白的人)但故意选择了让别人觉得自己明白而对政治正确摇旗呐喊,反正最后自己是支持大多数人意见,批判不到自己身上
我想这句话具有普遍适应性,甲午海战,WG,甚至公司的技术选型,站队大腿哥和多数人肯定不会错。
这就完了吗?并没有!因为水心说的明白与糊涂都是站在上帝角度看的,哪些所谓的明白人违心的摇旗呐喊,难道他们真的觉得自己“很明白”?我想这种明白是值得商榷的,可能苏秦的学生瞬间可以改变他的心意。所以明白人如果真的固执己见,可能结局就变了,而原结局里的“明白人”反而成了“自以为明白”的人。
所以啊,充分的调查很重要,因为清晰的头脑+足够的信息才能做出相对合理的决策。
可惜的是,清晰的头脑千里难寻。足够的信息则需要大量劳动。可人性本是懒惰的,而懒惰加剧了头脑浑浊。
怎么办?怎么办?
我想大抵有两种方法:
- 采用公平的手段,将聪明的头脑选出来,由他们决策
- 所有人参与决策,并允许他们间自由交换信息,因为所有人信息肯定是足够的了
方法1大概是中国古代的科举吧甚至德国的NC,但弊端是他们聪明,却由于懒惰困在象牙塔,丢失了信息。 方法2大概是欧美之法,这种方法操作复杂,违凡懒惰天性,而且会使既得利益者受损
确实困难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