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几天,最热门的新闻莫过于郑州洪山。
7月19日,我乘坐高铁从西安抵达郑州,一路上地面湿的,天空也阴沉沉。次日,我3个同事也要过来,可惜被困在西安北站一上午。这是我便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。
晚上21点多,同事发来了微信传阅的聊天记录,郑州到处洪水肆虐,地铁被淹,路上有人生命垂危。从B站等平台也能看到各种直播,虽看起来不及微信传阅的内容。
24小时650mm,最集中的1小时超过200mm的降水量,果然是特大暴雨级别。大季风+烟花台风+地形是的这个内陆城市不堪重负,上演了类似溃堤决坝的人间惨剧。
这场暴雨被国内媒体共识为“千年一遇”。
当然,一两天后雨带北移。一样的地形一样的台风,新乡鹤壁安阳的暴雨堪比郑州。
遥记得2016年,安阳的暴雨也很大,应不少于当前量的1/2。所以,温室效应+城市热岛效应使得极端天气的频率高了许多。或许在工业革命前它是千年一遇,20世纪前是半年一遇,而现在或是未来,怕不会是30年一遇吧。
人类改变的速度赶不上进化适应的速度,失衡了。